首页
学院新闻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院新闻 > 正文

全省党建样板支部

城市水循环管理与水环境建设团队党支部探索“党建-科研-教学”三位一体互促新模式

2020-06-19 作者:李倩 编辑:张璐 来源:城市水循环管理与水环境建设团队党支部

城市水循环管理与水环境建设团队党支部是在科研团队基础上组建起来的以青年党员为核心的基层组织,支部现有党员24人,其中教师党员9人,学生党员15人,包括博士党员9人,硕士党员6人。支部始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七个有力”,探索“党建-科研-教学”三位一体互促新模式,形成了“以学促建,以建促改,协同推进“的一体化发展格局,持续夯实党建工作,创新组织生活,凝聚党员力量,推动成果产出,为学校一流学科建设及学科影响力稳步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1、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党建科研深度融合

支部始终以党建引领科研,持续推进“两学一做”常态化制度化,不断完善《党员教育管理办法》与《党组织生活实施细则》等各项制度,持续强化理论学习与政治引领。注重将党建工作与团队建设相融合,形成了团队“科研例会”与支部“三会一课”相结合的“四会一课”制度,做到会议精神全领会,指示批示全落实,成果提升全覆盖。支部关注党员未来发展,协助党员制定发展规划、落实规划目标、凝练阶段成果。自样板支部申报以来,支部党员王晓昌教授获评“中国水业人物”并出任国际知名SCI期刊主编。1人获得日本海外研究员资格,1人获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青年学者”称号,1人获评院级优秀党务工作者。支部教师党员主持国家及省部级项目6项,学生党员获校优博培育基金1项,钱易环境奖1人,校一等学业奖学金4项,发表SCI论文19篇,申请发明专利7项。                                    

2、践行立德树人,推动人才培养纵深发展

支部始终聚焦立德树人,以党建引领科研,以科研推动人才培养纵深发展。在新时期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以及人才培养质量提升需求的驱动下,支部党员积极参与教改项目、指导本科生创新创业与科研训练项目,将科学思维、创新理念、课程思政融入本科教学,率先在学院开展了“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研究,创新工科背景下以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团队协作能力提升,个人表达能力增强、科研创新兴趣激发为核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显著提升了大一新生参加学校各类竞赛、社会实践及科研项目的比例。此外,支部针对学习、生活和科研中需要帮助的困难学生,发起了“辅助导师”一帮一活动,在支部教师党员的定向帮扶下,目前已有两位博士研究生顺利完成了预答辩,一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一区SCI论文发表,一位本科生顺利通过重庆大学研究生复试。

3、创新组织活动,提升支部凝聚力向心力

支部始终以思想性、政治性和原则性正确为前提,以丰富的内容为核心、以形式多元的特色活动为载体,坚持探索并优化组织生活模式,突破传统组织生活存在的党员积极性差、参与度低、效果不佳等问题。先后组织党员赴八路军西安办事处、高陵廉政教育基地参观学习,组织党员观看建国70周年爱国影片,合唱爱国歌曲,丰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形式。疫情期间,支部举办了“众志成城·抗击疫情”活动,通过手写疫情防控承诺书、录制抗击疫情倡议视频和疫情捐款,坚定了党员同志共抗疫情、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同时,在特殊时期及时调整组织生活形式,由线下改为线上,保证“四会一课”等日常教育不断线。此外,以五四青年节为契机,支部举办了“榜样力量”主题学习月活动,增强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切实通过丰富多彩的支部活动统一思想、提高站位、凝心聚力,促使“党建-科研-教学”协同推进。  

4、依托媒体平台,扩大支部国内国外影响

支部依托媒体平台,宣传党的先进思想、党员模范事迹、团队科研产出,持续提升支部及科研团队的国内外影响。基于此,支部于2019年底创建了微信公众号,在“理论学习、支部建设和团队成果”三个模块定期推送相关信息。公众号运营过程中,支部党员全员参与新闻稿整理、照片采集、素材筛选、资料编辑,进一步拓展了组织生活的时间、空间和覆盖面,使基层党支部工作适应时代发展、贴近党员需求、富有实际成效,并将校、院级新闻平台作为网络阵地定期发布支部建设成果,提升校内影响。此外,疫情期间,支部党员王晓昌教授以WaterTalk水与发展纵论为平台,进行了3000余人的线上学术报告,有力的提升了团队及学科影响力。                  

   CopyRight © 2012-2023.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