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果展示
成果展示 当前位置: 首页 > 成果展示 > 成果展示 > 正文

西安建大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环境工程专业2022年度总结

2023-01-18 作者: 编辑: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 来源:环境工程教研室

一、专业简介

1.专业历史沿革

学院环境工程专业创办于1976年,1977年开始招生,是我国最早设置和招收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高校之一,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和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984年由我校提出的环境工程专业本科培养方案成为我国同专业本科教育基本模式;2002年获准国家重点学科,2003年被评为陕西省名牌专业,2007年获准国家级特色专业,2008年获批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011年入选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建设专业,2012年入选国家级环境类人才创新实验区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示范区,2013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有效期6年),2017年获准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项目,2019年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复评(有效期6年),2019年获批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

2.专业培养目标

学院环境工程专业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总体布局及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战略需求,培养具备健全人格、良好人文素养、宽厚工程基础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围绕西部地区环境污染治理及生态环境问题,培养掌握环境污染防治、环境监测与评价、环境规划与管理等环境工程专业的基本理论、技术和方法,熟悉专业发展前沿动态,具有可持续发展理念、创新意识及持续学习能力,能够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胜任环境工程领域的规划、设计、监测、评价、运维、管理、生态修复及研究开发等方面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二、专业师资

专业现有专任教师38人。①师资队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19人,讲师6人,近两年引进师资博士后3人,高级职称人数占专职教师总数的76%;②师资队伍以中青年教师为主体,老、中、青结合,45岁以上10人,45岁以下中青年教师28人(占66%);③拥有博士学位教师37人(占97%),主要如下:

教授:王磊、袁林江、党小庆、杨永哲、王怡、王旭东、韩芸、张海涵、吴鹍、苗瑞

副教授:郭新超、卜龙利、吕永涛、于莉芳、闫东杰、张璐鑫、杨生炯、史昕欣、刘嘉栋、高波、贺张伟、张宇飞、王宝、罗丽、郑于聪、王茹、张倩、刘喆、王根

讲师:曹利、南亚萍、秦彩虹、聂红云、殷亚楠、王琎

师资博士后:卓杨、贺苗露、李世杰

三、立德树人

1.人才培养

本科人才培养方面,2022年本专业招收本科生113人,毕业113人(2018级)。研究生培养方面,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学术学位研究生84人,招收资源与环境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92人。环境科学与工程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68人,环境工程(专业学位)专业毕业硕士研究生64人。招收环境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研究生30人,毕业博士研究生14人。

2.学生获奖

2022年本专业本科在校生积极参加各级各类创新创业与学科竞赛活动,累计获奖247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43人次,省级获奖34人次,相关获奖项目如表1。本科生唐静蕊(指导教师:韩芸)、高子捷(指导教师:袁林江)获陕西省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奖(图1)。

表1 环境工程专业在校生2022年度双创与学科竞赛获奖(国家级/省级)

图1 2022年度陕西省高校环境类专业本科生优秀毕业设计获奖 

3.教学获奖

为促进专业教师教书育人能力水平,形成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本专业坚持“以赛促教、竞教结合”的教师教能促进机制,形成了一系列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近年来,张海涵(环境工程微生物学)、杨生炯(环境工程原理)在陕西省高校课堂创新大赛分获一、三等奖。同时,张海涵老师所在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课程团队,获全国首届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地方高校正高组三等奖。2022年度,于莉芳老师代表“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团队获陕西省第四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图2)。

图2 陕西省第四届本科高校课堂教学创新大赛二等奖

4.课程建设、教材建设与教学研究

1)课程建设

专业持续开展课程建设。“大气污染控制工程”与“环境工程微生物学”分别于2022年和2019年上线中国大学生MOOC平台。建设了“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影响评价”、“水污染控制工程”等陕西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程。2021年,“水污染控制工程”课程获评陕西省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此外,建成“环境工程微生物学”陕西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与陕西省线上一流课程,该课程于2022年推荐参评陕西省特色线上课程与陕西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

2)教材建设

专业现有《水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等“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其中,与清华大学合编的《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第三版)》获首届全国优秀教材一等奖(2021),由袁林江教授主编的《环境工程微生物学》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近两年,专业共出版《环境微生物生态学理论与应用》(2022)、《环境工程原理》(2022)、《环境监测技术及应用》(2022)、《土壤污染修复工程学》(2021)、《排水管网与水泵站》(2021)等教材。其中《水污染控制工程(第四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已完成修订,将于2023年出版。

3)教学研究

近3年,专业主持陕西省重点教改项目1项,陕西省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1项,陕西省本科和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重点攻关项目1项,陕西省一般教改项目1项。通过上述教改项目开展,推动了课程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的改革探索,提升了本专业教师的教育教学理论素养和教研水平,取得了一系列教改成果。获陕西省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19)。2022年新获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等教育科学研究规划重点项目1项。

表2 近3年国家级、省级教改项目清单

、科学研究与社会服务

1.科研项目获准

围绕盐湖卤水锂镁资源开采、水源水质保障、固体废弃物处置、工业废水处理、城市生活污水处理、氮磷资源回收等环境、资源、生态领域关键问题,2022年环境工程教研室共承担国家级、省部级纵向项目32项,累计批准科研经费超2100万元。其中,国家级重大项目1项,国家级重点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3项,省部级项目6项,厅局级重点项目5项、一般项目3项,具体情况如表3:

表3 2022年环境工程专业承担科研项目列表

此外,面向专业领域对接的经济主战场,本专业2022年共承担校企合作横向项目18项,累计经费超500万元。

2.学术成果

2022年环境工程专业教师共发表研究论文122篇,其中SCI论文95篇(一区论文46篇、二区论文34篇),中文论文27篇(表4):

表4 2022年环境工程教研室发表论文列表

此外,2022年度,累计授权专利17项,其中发明专利10项、实用新型专利7项。申请专利24项(表5):

表5 2022年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专业运行机制与特色工作

1.面向产出制度完善与运行

专业构建了系统的“面向产出、持续改进”机制,近年来不断的修订专业运行机制,落实持续改进工作,相关机制见表6:

表6 专业现有运行机制情况

2022年,环境工程专业完成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修订,开展课程目标达成评价27门次。完成了2022届毕业生毕业要求达成评价,开展了针对在校生专业认知、毕业生毕业要求、毕业生发展情况以及培养目标达成情况等调查工作,形成了系统的调查分析报告。

2.多学科融合,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毕业设计环节中,本专业提出并实施了“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实践教学模式,以环境工程联合土木工程、建筑设备及智能自动化、工程管理等专业开展毕业设计,采用设计院运行模式,培养学生多学科背景下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图3 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

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中,近4年,涉及4个学院共计120名学生,跨学科教师31人次,真正做到了新工科教学理念从理念到教育实践的落地。实现了多专业背景协同解决复杂环境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构建了工程教育创新型实践模式。

2.校际合作交流,教学资源共享共建

为充分发挥西北各高校环境类专业特色优势,由本专业牵头,联合西北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宁夏大学及内蒙古大学等环境类专业承担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项目: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虚拟教研室目前已开展了青年教师课程设计指导能力培训工作坊(2021)、跨校联合毕业设计(2022)、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教学观摩与研讨(2022)等活动,实现优质教学资源库的共建共享,展现了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影响力,为提升西北地区环境工程专业建设发展做出贡献。依托“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平台建设,跨专业联合毕业设计于2023年持续进化,在全国环境类专业范围内首次实现了跨校跨区域联合毕业设计工作的开展,展现出了显著的影响力和认可度。


图4 西北环境工程虚拟教研室跨校联合毕业设计



   CopyRight © 2012-2023. 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中国)能源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Baidu
sogou